九五免费小说www.95mf.net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五免费小说 >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>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33节

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33节 (第1/2页)

九五免费小说 www.x95mf.com,最快更新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!

竹兰摆手,“我多大人了,可穿不了鲜亮的衣服,这是雪梅给自己做的。”

周王氏听说了,雪梅两口子带孩子回娘家了,昨个也从老头的嘴里知道些情况,心里感慨周书仁两口子疼闺女,“女娃投胎你们家真是享福了。”

不是谁家爹娘都把女儿当回事愿意出头帮忙的,一想二十两的抄书活给了女婿,惊叹周书仁家的底子厚,心里越发亲近了。

竹兰感慨,“女子本就不容易,爹娘在不疼岂不是过的更艰难,爹娘就是子女的依靠不是。话说回来,论起疼闺女,婶子也别谦虚了,您和叔也是数一数二的。”

周王氏心想,她和杨氏不同,她家只有一个闺女又是老闺女自然宝贝了,不过夸她,她也高兴,想到八卦聊了起来,“你听说王老四家的事没?”

竹兰接过闺女端进来的茶壶,给周王氏倒了茶水摇头道,“没听说,王老四家又出什么事了?”

周王氏语气嫌弃,“王茹那丫头单独跟男人走了十天,昨个坐着马车回来,带回来好几箱的东西,说是买方子的施公子送的,王茹也不小了,虽然农村不太讲究,可也不能没大人陪着独自跟去的,孙氏还到处炫耀王茹身上的首饰是施公子送的,一点都不在乎王茹和另外两个女儿的名声!”

竹兰真没想到,王茹没炫耀,反而孙氏到处炫耀了,虽然农村对于女人的名声相对宽厚些,可私自收礼物依旧不允许的,在无知的妇人都懂的道理,孙氏不会不知道,皱着眉头,“孙氏不会是想坐实了施公子看上王茹吧!”

周王氏抿了口茶,“我也是这么猜的,孙氏想赖上施公子,不过真愚蠢,施公子又不是本地人,孙氏到处炫耀损害的只是自家闺女的名声,对施公子一点影响都没有,都说娶妻娶不了贤的,一定不能娶蠢笨拖后腿了,真是一点都没错。”

周王氏顿了下,突然尴尬了,“那个,我没别的意思,我说的是孙氏。”

竹兰,“……”

不解释,她真没多往李氏身上想,解释了跟点名李氏没区别了。

周王氏僵硬的转了话,“真不知道王茹跟着干什么去了,我可不认为一个农村小丫头,又没有美人的潜质,会早早的被看上了,会不会王茹又做出什么方子了?”

竹兰真没注意王茹不在村子,他们家真的太忙了,不过,王茹不会无利跟着走的,仔细回忆着情节,后面都是跳着看的,真没仔细看,而且情节早就跑偏了,她也不知道王茹拿出什么了。

但是,正如小闺女说的,施公子给了不少精巧的首饰,的确是把王茹看成所有物了,那么王茹一定是拿出更有意义的东西了,施公子终于正视王茹的不同了,肯下心思哄了。

不过,王茹不像村姑,施公子一定会查的,王茹的变化瞒不住,王家的理由更骗不了人,没了救命之恩,王茹为了证明自己又过于主动,她和施公子的关系互相算计,王茹的异常如果没了利用价值,等待王茹一定不是好结果。

竹兰看的深远,更告诫自己,一定要低调啊,别以为古代没网络没监控就有待无恐,古代反而更恐怖,人命不值钱,太出格的话,古代人的思想接受力不强,宁愿错杀不远放过,分分钟把你当妖怪,烧死你都是便宜的。

周王氏吃了两块糕点了,没等到回话,一看杨氏走神了,“你是不是想到什么了?”

竹兰回神,“没,我就是想,王张氏一定不会放过王老四家的。”

周王氏不是本村王姓族人,她是王家村的,顶看不上王张氏了,“昨天就闹了,硬赖在王老四家没走,这回王老四不大出血,年都别想过消停。”

竹兰忍不住吐槽,又开始循环模式了,“孙氏的月份也不小了,三个月后就该生了,也不知道王老四能不能如愿。”

周王氏,“谁知道呢,反正两个人年龄还能生,这一胎不是继续生,现在王老四家条件好了能养得起。”

竹兰心里想,王茹上次动过手了,这次也不知道会不会动手了,附和着,“的确能养得起了。”

竹兰和周王氏又聊了会孩子,周族长喊人回家了,竹兰和周书仁亲自送到门口才回。

晚上,竹兰把王茹的情况和猜想讲给了周书仁,顺便告诫周书仁,“你日后真当官了也别拿现代的新事物出来,不仅要顾忌王茹,也要低调符合古人。”

周书仁真想过,“放心好了,我早就考虑过,不会做任何出格的事,顶天会多看前几朝的书籍,总结精华,不会拿出任何超越时代的东西,不过,如果王茹拿出来了,如果有用利民,我就不用客气了。”

竹兰安心了,周书仁心里有成算,睡意扛不住了,“睡觉吧!”

第108章 热热闹闹

时间过的很快,王老四家的热闹在继续,竹兰家孩子多了,过得也热热闹闹的,一转眼就了大年三十。

竹兰和周书仁在古代过得第一个新年意义不同,一大早,周书仁带着儿子孙子先去祭祖,回来后拿出早早买好的红纸写春联。

竹兰也发掘了新的技能,她根据原身的记忆剪窗花,剪得有模有样的。

等对联窗花贴好了,竹兰带着儿媳和闺女准备午饭,竹兰家比其他人家多吃一顿饭,中午准备吃锅子,晚饭的时候按照往年做团圆饭。

火锅,竹兰和周书仁一直想念的,火锅在很早就有了,宋代的时候精细了火锅吃法,北方人冬天很喜欢,不过以乱炖为主,架空的朝代冬日火锅挺流行的,所以两人吃火锅一点都不出格,县里的酒楼每年冬日都会推出火锅。

为了吃火锅,两口子买了大的陶瓷盆和炭回来,周书仁又去酒楼买了酒楼火锅烧炭的托底,

涮锅子的肉,竹兰一直没舍得吃的羊肉,可惜买不到牛肉,家里人多又切了不少猪肉片,过年家里买了五条三斤多的草鱼,竹兰让李氏片了一条草鱼刷锅子,素菜简单,只有冻的豆腐,豆腐,萝卜,白菜,土豆几样。

汤底是鸡汤和大骨头汤,酱料别想了,县里的酒楼的火锅也没有酱料,顶天有些葱花和辣椒面。

其实说白了,火锅和现代的火锅差的很多,按照竹兰的看法,酒楼的火锅就是炖锅,乱炖。

竹兰家人多,也没功夫一片片下着吃,两锅码放整齐直接炭火炖的,鱼片不抗煮涮着吃,其他的都是不怕一起炖。

午饭一大家子坐好,火锅的盖子一掀开,不管大人还是孩子口水都要流出来了,几个孩子眼睛都在肉上,不对,应该说除了竹兰和周书仁,一大家子都盯着肉。

第一次过年如此大方,可劲吃肉!

周书仁动了筷子,有些受不了几个儿子的眼神,咳嗽一声,“好吃,都动筷子吧!”

话音一落,只见筷子飞舞了。

一家子都没吃过火锅,只闻其名,从未敢奢望过,今个如愿了。

竹兰和周书仁当家人,竹兰把控着伙食,早就不馋肉了,反而喜欢吃些清爽的,两人夹的最多的就是豆腐白菜,开始鱼肉片没人动,只有竹兰和周书仁。

后来见他们吃的香,几个儿子尝试后眼睛都亮了,只可惜一条鱼的量,一人一筷子没了。

李氏吃的眼泪汪汪的,太好吃了,边吃边给孩子们夹。

赵氏的速度也不慢,因为只照顾闺女,比李氏吃的都多,赵氏觉得自己有福气,赶在过年前出月子了,好吃的一点也没落下。

因为竹兰照顾姜笃,雪梅只需要喂闺女,吃的也不少,自从回娘家住,雪梅早就接受娘家伙食好的事实了,一顿午饭,光羊肉就切了八斤,猪肉也有五斤呢,谁家过年这么奢侈,要不是出嫁女带着女婿长住娘家不好,雪晗都想带着孩子长住了。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